时间沉淀历史 岁月见证忠诚
2017.07.21
浏览量:1197

   拨动时间的齿轮,回到20121129日的国家博物馆,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正在上演。带着沉重而又激动的心情,走过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、探索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、追忆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的过往、重温了党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,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深情地提出:“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。我以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”这一阐述,掷地有声,一时间,“中国梦”成了热词,人们议论着、憧憬着、向往着。

    四年过去了,行动和智慧在不断地丰满着“中国梦”的内涵。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出:“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,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,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。”

    是啊,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,当贫困山区的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,当广大农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,当老年人的退休金能帮其安享晚年,当患者的看病难题有所解决,这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百姓梦,筑起了民族宏大的“中国梦”。     

    习总书记曾强调“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”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党员,身体力行地为“中国梦”的实现努力着,他们这一辈子啊,时刻将党刻于心中,忠诚于党,在基层用行动在拓宽着生命的宽度,不断创造着为人民服务的新的记录。

    80岁的共产党员、退休干部罗官章,拥有61年党龄。1997年,罗老从五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返乡。退休20年来,依然像一个小伙子一样,在田间地头带着乡亲们忙活着,苦苦探寻产业扶贫“拔穷根”的路子,带领和指导1500多个农户种烟叶、药材、蔬菜,累计为当地增收5亿多元。罗老说:“我对党的事业,我负了责任,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希望。”面对百姓的信任,面对党的重托,罗老做到了“俯仰无愧天地,褒贬自在春秋”的坦荡。

    91岁的共产党员、离休干部赵鹤阳,拥有59年党龄。“只要活着,就要学习,就要跑基层,就要宣讲。”年事已高的赵老已将激情澎湃的梦想化为一份厚重的誓言。从北京到昆明再到维西,从处级干部到普通编辑,再到文教工作者。工作环境越来越艰苦,职务越来越低,但他却感到自己离群众越来越近。一次次缝补的痕迹在他的衣服上处处可见,补了又穿的皮鞋更是陪伴了他无数的岁月,但是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,他自掏腰包买书报,为农村党员和困难群众免费赠送理论书籍和报刊,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。赵老将入党誓言坚守于心,并付诸于行动。

    9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,有着61年的党龄。从医73年,救治无数的肝癌病人,重燃他们对生命的希望;突破一个又一个肝病治疗的禁区,为中国医疗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对待肿瘤“快、准、狠”,对病人则是“慢、拙、仁”,粗略算来,吴老的年平均手术量有200台。长时间站立,他的脚趾已经不能正常并拢。长时间握手术刀,他的右手食指已经严重变形。但已过耄耋之年的吴老,仍奋斗在手术一线。当被问及是如何做到让自己充溢如此生机时,他说:“选择回国,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;选择从医,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;选择跟党走,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;选择参军,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。”罗老在医生的岗位上,用温暖的爱心感悟着生命的可贵,用挚热的党心诠释着崇高的责任。 

    当我们叹息于时间苦短、岁月无情时,罗官章、赵鹤阳、吴孟超等等老一辈的党员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,默默地铸就着他们心中的“中国梦”。

    我想,因为党在心中,梦才得已坚守;因为不懈坚守,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成就。

    自十八大以来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,调南方之水、从风中取电、开通奔驰高铁、在云端架桥,从承诺“决不让困难群众掉队”到织就“全球最大健康保障网”,更有神舟飞天、北斗组网、“蛟龙”探海、“天眼”探空,这些重大工程正在编织着中国梦,展现着中国力量。

    古人云:“志之所趋,无远勿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志之所向,无坚不入,锐兵精甲,不能御也。”让我们怀揣党,心系民,以中国梦为志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!